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充满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前两句"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写送别场景:秋风吹动红叶在友人马前飞舞,又一次送别这位功成名就的朋友荣归故里。"萧萧"的落叶声和"马前飞"的动态感,让离别的氛围更加生动。
后两句"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是诗人的想象:友人回到曾经游玩过的地方时,一定会惆怅地发现,当年一起钓鱼的溪边石矶,如今已长满秋天的苔藓。这里通过"秋藓满鱼矶"这个细节,巧妙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红叶、秋藓等秋天特有的景物烘托离愁 2. 通过"旧游""故溪"唤起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 3. "应怅望"三字道出了诗人对友人心情的体贴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送别到怀旧的完整情感表达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节刻画,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深沉的离愁和时光流逝的怅惘。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