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三

万象不自主,皆受气所使。
运动偶然间,天地犹人耳。
圣贤教庸愚,不过水洗泥。
鬼神及仙佛,终非指喻指。
常变穷有无,好恶争彼此。
此身吾自有,隐微当难视。
虮虱日附人,岂识人意旨。
治世不得已,分君臣父子。
处世不得已,推穷通生死。
究其所以然,不能得终始。
好奇诚太过,说理亦非是。
气所不到处,万口一齐止。
纷纷儒释老,荒荒经子史。
十二万年中,留得几张纸。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世界万物看似复杂,其实都受自然规律支配,连圣贤的道理和宗教玄学都只是表面现象。诗人像看透一切的智者,用接地气的比喻带我们思考人生本质。

全诗可分三层看:
1. 世界运行的真相(前8句)
- 开篇就说万物像提线木偶,都被"气"(可理解为自然规律)操控着,连天地运行都是偶然的巧合。就像用清水洗泥巴,圣贤教化百姓也只是表面功夫,鬼神佛道这些玄妙概念,就像用手指月亮却让人看手指一样本末倒置。

2. 人间百态的荒诞(中10句)
- 人们整天争论是非对错,其实连自己的身体奥秘都搞不懂。就像虱子趴在身上却不懂人心,人类社会分出君臣父子、计较成败生死,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诗人犀利指出:这些规矩追究到底,根本找不到真正的起源。

3. 看破红尘的清醒(后10句)
- 最后诗人说:过度追求奇谈怪论不对,死磕大道理也没意义。在自然规律够不着的地方,所有争论都会哑火。那些儒家佛道经典、诸子百家著作,在十二万年的历史长河里,最终能留下几张纸的真知灼见呢?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虱子不懂人"这种鲜活比喻,把深奥的哲学问题说得明明白白
- 像聊天一样指出:社会规则其实是人类自己编的生存指南
- 最后用"十二万年"的时间尺度,让所有争论都显得渺小,有种超然的幽默感

本质上,诗人是在劝我们:别被复杂的世界表象唬住,保持简单清醒的眼光,才能看见生活最本真的样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