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龙门昔上波涛远,
禁署同登渥泽荣。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时方侧席征贤急,况说歌谣近帝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对主考官(主司)王起的赞美之作,核心围绕科举考试中的师生情谊和人才选拔的荣耀展开。

前两句夸赞王起用儒雅德行推行教化,扭转了社会浮华风气,促进了文化繁荣。"龙门"两句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比喻考生们通过科举获得功名,而王起作为考官也因选拔人才共享荣耀,暗示师生互相成就的关系。

中间两句是作者自谦:自己才能平庸却混入了优秀人才(杞梓)之列,无论录取名次先后都感激考官的知遇之恩。这里用树木比喻人才,生动展现了科举时代考生对考官的敬重。

最后两句转到时代背景:皇帝正在急切招揽贤才(侧席指礼贤下士),而王起在京城主持科举,选拔的人才将直接影响朝廷。既赞美了考官的重要性,也暗含对自身仕途的期待。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龙门跃鲤"等常见比喻让深奥的科举制度变得形象可感
2. 通过师生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间特有的知遇之情
3. 结尾巧妙联系时政,使应酬诗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4. 措辞恭敬而不卑微,自谦中带着对人才的向往,符合唐代文人风骨

唐思言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字子文。武宗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是年,王起再知贡举,华州刺史周墀以诗寄贺,起赋诗酬答,思言与诸同年皆有和诗。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五。《全唐诗》存诗1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