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篇

吴中胜迹灵岩山,奇峰秀出侵云间。
梦游几载空髣髴,闻来此日穷跻攀。
山边古峒至今在,曾是西施此中醉。
吴王履迹翳莓苔,僧智经坛锁苍翠。
松涛万顷起高岑。
洒似琴台弦上音。
慈云掩映墨池净,慧绠难探石井深。
伯图只今俱已矣,眼前唯见箭经水。
狂来长啸海天空,安得凭虚访仙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灵岩篇》描绘了吴中地区的灵岩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感慨。

诗的开篇,作者用“奇峰秀出侵云间”来形容灵岩山的高耸和壮丽,仿佛山峰直插云霄。接着,作者提到自己曾多次梦游此地,但直到今日才真正登上山,表达了长久以来的向往和终于实现的喜悦。

诗中提到“山边古峒至今在,曾是西施此中醉”,这里引用了西施的典故,西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曾在灵岩山醉酒,增添了山的历史韵味。而“吴王履迹翳莓苔”则暗示了吴王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如今已被苔藓覆盖,表达了历史的沧桑感。

“松涛万顷起高岑”描绘了山间松林的壮丽景象,松涛如海,气势磅礴。“洒似琴台弦上音”则通过比喻,将松涛的声音比作琴弦上的音符,赋予自然以音乐的美感。

“慈云掩映墨池净,慧绠难探石井深”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幽静和神秘,慈云掩映下的墨池清澈,而石井深不可测,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最后,作者感叹“伯图只今俱已矣,眼前唯见箭经水”,意思是曾经的辉煌如今已不复存在,眼前只剩下流水。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结尾“狂来长啸海天空,安得凭虚访仙子”,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仿佛想要与仙子相遇,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山的描绘,结合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叹、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