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
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
晻晻阴晦凝,四野连蓄水。
绝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
下上鸥鹭驯,沉浮蜃蛟喜。
田庐聚岑阿,渔艇系桑梓。
官租欲谁征,军乏且无已。
爰轸昏垫情,罔究疏浚理。
悠悠古圣人,惟日思复起。
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
晻晻阴晦凝,四野连蓄水。
绝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
下上鸥鹭驯,沉浮蜃蛟喜。
田庐聚岑阿,渔艇系桑梓。
官租欲谁征,军乏且无已。
爰轸昏垫情,罔究疏浚理。
悠悠古圣人,惟日思复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时间降雨导致洪水泛滥的灾难场景,以及百姓生活的艰难。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感慨,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治理无方的批评。
开头写久雨不停,戊日(古代干支纪日)本该放晴却依然下雨,暗示天时反常。接着用"羽气""土德"等自然现象形容阴雨连绵,天地秩序混乱。"晻晻阴晦凝"四句具体描写洪水肆虐的景象:天色昏暗,四野积水,激流冲击山崖,树林淹没水中,形成一幅水患肆虐的生动画面。
中间部分通过动物反应对比人类处境:鸥鹭被迫驯服地上下飞动,蛟龙却欢喜地沉浮水中,暗示灾难中不同生命的命运。百姓的田地和房屋被淹,渔船只能系在桑树上,生活陷入困境。"官租欲谁征"两句直指现实问题:百姓受灾无法交租,但军队供给却不能停止,凸显官府的无情。
最后诗人表达忧思:他同情受灾百姓的困苦,却找不到疏通水患的办法。结尾借古喻今,感慨只有古代圣贤重生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暗含对当时统治者无能的不满。
全诗用朴素语言描绘自然灾害,通过具体场景反映社会矛盾,既有对百姓的同情,也有对统治者的批评,展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和批判现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