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水落浑黄风晦冥,不知节物是清明。
道旁新冢悲欢尽,柳下长亭聚散轻。
门静鞦韆归燕逐,沙寒笭箵过鱼惊。
河南禁酒河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萧瑟冷清的清明时节,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开篇用浑浊的河水和阴沉天色定下基调,连本该明媚的清明节气都显得模糊不清。路边新坟暗示生死无常,柳树下长亭里人来人往,暗示聚散匆匆就像柳絮般轻飘。这些都在说:生命中的悲欢离合都是过眼云烟。

中间镜头转到冷清院落:无人玩耍的秋千上燕子飞掠,寒沙中渔具惊走游鱼。这些静物描写透着物是人非的寂寥——曾经的热闹都已消散,只剩自然生灵还在活动。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明明在禁酒的河南地区,诗人却偏要在河阳喝酒。这种矛盾就像人生,明知某些事徒劳却还要做。醉醒之间,所有经历过的情感都变得珍贵。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恰恰是对无常人生最深情的回应。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把清明时节的物候变化、人世变迁和内心矛盾交织在一起,最终落在"醉醒相看总有情"这个温暖句子上——即便看透人生虚无,我们依然会被那些真实经历过的情感所触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