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化寺

山高不受暑,秋到十分凉。
望外去程远,闲中度日长。
寺林投宿鸟,山路自归羊。
物物各有适,羁愁逐异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寺中的所见所感,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山寺的环境:因为山很高,所以夏天也不觉得热;秋天一到,更是格外凉爽。通过"不受暑"和"十分凉"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山中的清净舒适。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状态和眼前景象:眺望远方,离家的路还很漫长;在这清闲的山中,日子过得缓慢。傍晚时分,鸟儿飞回寺庙的树林栖息,山羊也沿着山路自己回家。这些画面透露出一种自然、安宁的生活节奏。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鸟儿回巢、山羊归家),而自己却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羁愁"是指漂泊在外的愁绪,与前面安宁的山景形成对比,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山寺的清凉、动物的归巢等日常画面,反衬出旅人漂泊的孤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万物各得其所,唯我独在异乡"的淡淡忧伤,能让每个离家的人产生共鸣。

陈桷

陈桷(1091~1154),字季壬,号无相居士,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上舍登第,授冀州兵曹参军。宣和七年(一一二五)提点福建路刑狱。高宗绍兴元年(1131)主管江州太平观。四年,除太常少卿。五年,知泉州。六年,提点两浙西路刑狱。八年,迁福建路转运副使。十年,复召为太常少卿。十一年,除权礼部侍郎。十五年,知襄阳府,充京西南路安抚使。乞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四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六卷,已佚。《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