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兴宗) 其四

有生得遇唐虞圣,为政仍逢守令贤。
纵得无能闲主簿,嬉游不负艳阳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可以理解为一个基层公务员(主簿)对自己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快乐自嘲。

前两句"有生得遇唐虞圣,为政仍逢守令贤"是说:我活在这个时代很幸运,遇到了尧舜这样英明的君主(借指当时的皇帝);在地方任职时又碰到了贤能的县令领导。这里用"唐虞"比喻皇帝,用"守令"指代自己的上司。

后两句"纵得无能闲主簿,嬉游不负艳阳天"是自嘲:虽然我这个主簿(县里的文书小官)没什么大本事,工作也挺清闲,但正好能趁着好天气到处游玩,不辜负这明媚春光啊!

整首诗亮点在于: 1. 用夸张对比制造幽默感 - 把自己比作太平盛世里的闲散小官 2. 展现知足常乐的心态 - 虽然职位低微,但感恩遇到好时代好领导 3. 语言活泼清新 - 像朋友聊天般轻松自在

看似在说自己"无能""闲",其实藏着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政治环境的认可。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普通的公务生活也变得诗意盎然。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