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盖簿初春郊行

黯淡云初敛,霏微雨复晴。
烧痕回野色,禽语尽春声。
駃駃山泉溜,欣欣木叶荣。
杖藜村居酒,清似好官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乡村的清新景象,充满生机与恬淡的趣味。

开头两句写天气变化:乌云刚刚散开,细雨停歇后天空放晴。这里用"黯淡"和"霏微"两个词,生动地表现出春天阴晴不定的特点。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野火烧过的痕迹间冒出嫩绿的新芽,各种鸟儿的啼叫声充满春天的气息。山泉欢快地流淌,树木抽出嫩叶欣欣向荣。诗人通过"烧痕"与"禽语"、"山泉"与"木叶"的对比,展现出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的活力。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拄着藜杖在村里散步,喝着村酿的酒,这种简单生活的清净之感,就像正直清廉的官员那样令人舒畅。这里用"清"字双关,既指酒的清冽,也暗喻品格的清廉。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对雨后初晴、草木萌发、鸟语泉声等细节的捕捉,传递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清廉品格的赞美。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希望和宁静生活的美好。

汪晫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