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观音山绝顶

荒林耸碧岑,久坐静禅心。
不雨苔常湿,无云洞自阴。
僧闲祗树冷,鸟语落花深。
高阳有元度,支遁足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观音山顶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寺院生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荒林耸碧岑,久坐静禅心"写的是高耸的山峰和茂密的树林,作者在这里静坐,心境也变得平和。这里的"禅心"不是指真的在参禅,而是说环境让人内心平静。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山中的景物:"不雨苔常湿"说苔藓总是湿润的,暗示这里空气清新;"无云洞自阴"写山洞自带凉意;"僧闲祗树冷"描绘僧人悠闲地站在树下;"鸟语落花深"则用鸟鸣和满地落花展现山中的生机。这些描写都很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高阳有元度,支遁足相寻"用了两个典故:元度是东晋高僧支遁的朋友,这里作者以元度自比,说像支遁这样的高僧也值得来此寻访。这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净土的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也透露出作者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读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祥和,以及超脱世俗的闲适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