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鹿港飞帆》是一首描绘古代海港繁荣景象,同时暗含警醒之意的诗。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传递了居安思危的深刻主题。
首联"太平人唱太平歌,满港舂声欸乃多"描绘了太平盛世下鹿港的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唱着歌谣,港口满是舂米声和摇橹声。"欸乃"是摇橹的拟声词,让读者仿佛听到此起彼伏的劳作声响。
颔联用历史典故形成对比:"杨仆功成沙有骨"说汉代杨仆平定南越后,战死的将士化为沙中白骨;"孙恩死后海无波"讲东晋海盗孙恩死后海面恢复平静。这两句暗示眼前的太平来之不易,是前人用鲜血换来的。
颈联"官军锦舰飞如鸟,估客银帆织似梭"继续展现港口盛况:战船像飞鸟般迅捷,商船的白帆密如织布机的梭子。"锦舰""银帆"的华丽描写,突显了军事和商业的双重繁荣。
尾联"寄语边防诸将吏,时虽清晏莫投戈"是诗眼所在:诗人提醒守边将士,即便现在天下太平,也绝不能放下武器。"清晏"指太平岁月,"投戈"是放下武器的意思,这句点明全诗主旨——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全诗妙在先用四分之三篇幅渲染太平景象,最后笔锋一转发出警示,形成强烈反差。就像先用彩色画卷展示繁华市井,最后突然提醒"这美好需要守护",让读者在欣赏画面之余,自然领会到深层寓意。这种"盛世危言"的写法,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