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妇陈以安妻赵氏

君厄凶狼度不逃,妾身妾命比鸿毛。
血凝白刃千年艳,名压青山万古高。
故国杜鹃愁草树,苍江精卫怨波涛。
他年太史求遗迹,未必无人为显褒(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赵氏的刚烈女子,在丈夫遭遇危难时选择殉情的悲壮故事。全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平凡女性不平凡的气节。

首联"君厄凶狼度不逃,妾身妾命比鸿毛"用直白的比喻,把丈夫比作遭遇恶狼的困境,而妻子将自己的生命看得比羽毛还轻。这种轻重对比立刻凸显出赵氏为爱牺牲的决心。

颔联"血凝白刃千年艳,名压青山万古高"最震撼。诗人用"血染白刃"这个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搭配"千年""万古"的时间尺度,把瞬间的死亡转化为永恒的精神丰碑。就像用鲜血在历史上刻下永不褪色的印记。

颈联转入自然意象,"杜鹃愁草树"暗含"杜鹃啼血"的典故,"精卫怨波涛"借用精卫填海的神话。这两个典故都在说:就算力量微小,也要坚持抗争。诗人用它们来比喻赵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尾联"他年太史求遗迹,未必无人为显褒"像是跨越时空的预言:历史终将记住这样的壮举。这里"太史"指史官,暗示这样的烈女事迹值得载入史册。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一个小人物的死亡,升华成了对抗命运的精神象征。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诗人用青山、杜鹃这些永恒的自然物象,让一个普通女子的选择获得了超越时空的重量。这种将个人悲剧转化为精神图腾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最擅长的艺术表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