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况

坠地奇胎廿七年,旧欢如梦梦如烟。
痴顽顾我终无用,啼笑因人绝可怜。
杖鼓难寻相和曲,离骚读向奈何天。
小乘近得华严法,愿向云门学老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中年人回顾人生的感慨之作,用平实而深沉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无奈与超脱。

开篇"坠地奇胎廿七年"用略带自嘲的口吻,说自己像天降的怪胎一样活了27年(可能是虚指中年),暗示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旧欢如梦梦如烟"用两个比喻叠加,说过去的美好就像做过的梦,而梦境又像烟雾般飘散,强调往事不可追忆的怅惘。

第三四句直白地自我剖析:我这个人又笨又固执,终究没什么大用;总是看别人脸色哭笑,活得实在可怜。这里用"痴顽""啼笑因人"等词,生动刻画出一个在社会中处处碰壁、强颜欢笑的失意者形象。

五六句用典故表达精神困境:想找知音相伴("杖鼓相和"典出朋友合奏),却找不到懂自己的人;读着屈原的《离骚》这样的忧愤之作,只能对着苍天叹息。这两句透露出孤独苦闷的心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自己最近研习佛经("小乘""华严法"都是佛教术语),想要追随云门禅师参禅悟道。这既是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也展现了在困顿中寻求心灵解脱的智慧。

全诗就像一段内心独白,先倾吐半生坎坷,最后归于平静。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感——不说大道理,就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失败与脆弱,又在绝望处找到新的出路。这种从抱怨到看开的心路历程,很多普通人都会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