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枝清雅的梅花,表达了对其高贵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眼光的不屑。
第一句“清绝霜枝冠顶开”,诗人用“清绝”来形容梅花的清雅脱俗,而“霜枝”则暗示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依然傲然绽放的坚韧。这句话的意思是:梅花在寒冷的枝头独自盛开,显得格外清雅。
第二句“被人俗了说花魁”,诗人批评了那些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梅花的人。“花魁”通常指最美的花,但这里诗人认为用这种俗气的称号来形容梅花,反而贬低了它的高贵。
第三句“此花骨相神仙做”,诗人进一步赞美梅花的超凡脱俗,认为它的气质和风骨仿佛是神仙所造,不是凡间俗物。
最后一句“市卒能仙为姓梅”,诗人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梅花的崇敬。意思是说,即使是市井小民,如果他能像梅花一样超凡脱俗,那他也配得上“梅”这个姓。诗人通过这种比喻,强调了梅花的高洁和神圣。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眼光的轻蔑。梅花不仅仅是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韧、清雅和超凡脱俗的品质。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