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藕荡莲
片帆无恙否,湖光开镜,晚烟低没。
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
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新来著个渔人,纵棹解菱丝,绿蓑慵脱。
满目愁予,管领断桥风月。
载去乱头粗服,正相对、淡妆浓抹。
凝伫切,今生为他消渴。
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
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新来著个渔人,纵棹解菱丝,绿蓑慵脱。
满目愁予,管领断桥风月。
载去乱头粗服,正相对、淡妆浓抹。
凝伫切,今生为他消渴。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唯美画卷,同时暗藏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感故事。
上阕以"片帆无恙否"开篇,像是老友重逢的问候。湖面如镜,暮霭低垂,折戟沉沙的战场遗迹中,竟藏着美人(小乔)的幽香遗骨。这里用历史典故暗喻逝去的爱情。突然,水波荡漾,仿佛美人复活欲语,但秋水茫茫,连水边的芦苇和树木都显得不合时宜——暗示现实的阻隔。
下阕出现新人物:一个慵懒的渔夫。他解开菱蔓,披着绿蓑衣,看似悠闲却满目愁容。这个渔夫可能是词人的化身,"断桥风月"暗示着未圆满的爱情。最后"乱头粗服"与"淡妆浓抹"形成对比,可能是说无论对方如何打扮都令人心动。结尾直抒胸臆:今生愿为这份感情耗尽所有热情。
全词妙在将水乡景物与炽热情感交织:湖光、烟波、渔舟是实景,小乔香骨、凌波仙子是虚写,虚实相生。通过"折戟沉沙"的历史沧桑感,反衬出爱情的永恒魅力。最后"消渴"二字,把相思比作永远解不了的口渴,新颖又深刻。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