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梅岭

乱崖苍苍划地户,中穹一脊雄南邦。
是谁凿破混沌界,前有梅鋗后曲江。
我生三十始得到,山寒冬涸空徒杠。
冻蛟背踏玉雪树,苍龙鳞脱枯槎桩。
沙虫人影视空外,倏忽缘上都卢橦。
古院有云封,飘落随幡幢。
僧言新州此说法,指点衣钵泉淙淙。
径转得关门,玉女闲窥窗。
承平兵革销不用,惟见老树堆空腔。
呜呼秦尉窃帝号,一夫足敌九鼎扛。
称臣奉贡屈辞说,更历数世非心降。
楼船忽见下杨仆,伏波更出湟溪泷。
乃知在德不在险,悠悠天堑徒崆㟅。
返思前度始安峤,平流如掌才容艭。
以兹作镇界扬越,南讹平秩功无双。
夜投逆旅慰心悸,烧春满注烧瓷缸。
浩歌坐见烛花跋,东山远寺昏钟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度梅岭》描绘了作者翻越梅岭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奇景的震撼,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险峻的梅岭风光(开头到“苍龙鳞脱枯槎桩”)
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描写梅岭的险要地势:乱石嶙峋的山崖像被刀劈开一样(“划地户”),山脉高耸如巨龙脊梁(“中穹一脊”)。他感叹是谁凿开了这片混沌之地(暗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提到历史人物梅鋗和曲江(张九龄),暗示这里自古就是重要通道。
接着写自己寒冬过岭的艰难:冰冻的山路像踩着蛟龙背上的冰晶(“玉雪树”),枯树如龙鳞剥落的躯干(“枯槎桩”),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第二部分:历史与传说的交织(“沙虫人影视空外”到“南讹平秩功无双”)
诗人看到山间寺庙(“古院”),联想到僧人讲法的场景(“新州说法”),又借“衣钵泉”暗喻文化传承。随后笔锋一转,提到梅岭关口的险要(“关门”),但如今太平年代已无战事(“承平兵革销不用”),只剩老树空洞,暗示历史的沧桑。
他用秦朝尉佗自立为南越王的典故(“秦尉窃帝号”),说明武力统治难以长久;而汉武帝派杨仆、伏波将军平定南越(“楼船”“伏波”),最终靠德政而非天险(“在德不在险”)实现统一。这里诗人反思:再险要的地势也挡不住人心向背。

第三部分:夜宿抒怀(最后四句)
经历一天的跋涉,诗人夜宿旅店,用热酒(“烧春”)安抚惊悸的心情。结尾画面温馨又苍茫:烛花爆裂、远处钟声回荡,与白天的险峻形成对比,传递出一种劫后余生的平静,以及对人生起伏的豁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强:用“冻蛟背”“苍龙鳞”等比喻,把险山写得活灵活现。
2. 历史厚重感:通过梅岭串联起自然与人文,让读者感受到“一山藏千年”的意境。
3. 哲理深刻:最终点明“德政比天险更重要”,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示——真正的稳固不在于外在屏障,而在于人心的凝聚。

全诗像一部微型纪录片,既有航拍般的壮阔山景,又有历史镜头切换,最后以旅人小酌收尾,让人回味无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