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文人寒夜苦吟的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幽默感。
上阕(前四句)像在拍短视频:大冷天里,诗人饿着肚子搜肠刮肚写诗,连茶炉都懒得生火取暖。这里用"腹焦枯"既说肚子饿,又暗指才思枯竭,一语双关特别巧妙。后两句更调皮,说虽然自称是"高阳酒徒"(古代好酒文人的代称),但其实根本不像人家姓卢的酒仙那么潇洒——这是典型的文人自嘲。
下阕(后五句)转入温馨画面:虽然新写的诗稿堆成山,但酒坛子却空了,梦里都飘到军队厨房(古人认为兵厨总有好酒)。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像小孩讨糖吃似的问:能拿新酿的酒来吗?我要亲自用梅花给酒饯行——把倒酒说得像送别好友,这种拟人手法让平凡的温酒场景顿时诗意盎然。
全词妙在把文人清苦写得毫不苦情,反而透着烟火气的可爱。饿着肚子写诗、馋酒、和梅花开玩笑,这些日常细节经过艺术加工,既接地气又风雅,让人看到古代文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和乐观精神。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