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寒步
如何天地举寒令,独将杀气凌边遐。
公园跬步亦难往,试来举目成吁嗟。
长空黯淡作愁色,日光似透云还遮。
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
园中索寞不可状,唯视众木攒枯槎。
有如汉将肃行阵,远涉大漠平番家。
貔貅冻列树营壁,巨矛长戟何交加。
老松一二柯叶在,外皮皴裂埋僵蛇。
幽禽声好久绝听,孤城远近号饥鸦。
斋中酒热忍自酌,几何贫户无纤麻。
冥官持权因意恶,直欲万类歼阴邪。
穷严极烈势未已,不知泉底生阳芽。
公园跬步亦难往,试来举目成吁嗟。
长空黯淡作愁色,日光似透云还遮。
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
园中索寞不可状,唯视众木攒枯槎。
有如汉将肃行阵,远涉大漠平番家。
貔貅冻列树营壁,巨矛长戟何交加。
老松一二柯叶在,外皮皴裂埋僵蛇。
幽禽声好久绝听,孤城远近号饥鸦。
斋中酒热忍自酌,几何贫户无纤麻。
冥官持权因意恶,直欲万类歼阴邪。
穷严极烈势未已,不知泉底生阳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冬萧瑟的图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压抑和对现实的忧虑。
开篇用"天地举寒令"的夸张手法,把寒冬比作上天发布的残酷命令,让边远地区充满肃杀之气。诗人连在公园散步都感到困难,抬头看到的只有灰暗的天空和被云层遮挡的微弱阳光,暗示着社会环境的压抑。
诗中用"朔风刮面"、"黄沙飞舞"等意象,描绘出刺骨的寒风。将光秃的树木比作汉朝军队远征的阵势,枯枝像长矛大戟般交错,老松树皮裂开像藏着冻僵的蛇,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带着几分悲壮。鸟鸣声消失,只剩下饥饿乌鸦的叫声,更添凄凉。
后半段笔锋转向现实关怀。诗人在温暖的屋里饮酒时,想到贫苦百姓衣不蔽体的处境。最后将寒冬比作冥官(阴间判官)的暴政,质问这种严酷何时才能结束,地下的春芽何时才能萌发,表达了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对春天到来的期盼。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表面写自然界的严寒,实则暗喻社会的冷酷;看似描绘景物,实则抒发忧民之情。诗人通过寒冬意象,委婉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