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此楼飞构自何年,作镇南州势不偏。
日暮巴陵云满地,春深梦泽水连天。
登临自古怀兴替,忧乐凭谁问后先。
短棹秋风聊伫望,几行征雁正孤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岳阳楼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有深沉的历史感慨。

首联"此楼飞构自何年,作镇南州势不偏"写岳阳楼的高耸和重要地位。诗人感叹这座高楼不知建于何时,它雄踞南方,气势非凡。"飞构"二字形象地写出楼阁高耸入云的样子。

颔联"日暮巴陵云满地,春深梦泽水连天"是写景名句。傍晚时分的巴陵(岳阳古称)云雾弥漫,春天涨水的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水天相接。这两句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

颈联"登临自古怀兴替,忧乐凭谁问后先"转入抒情。自古以来,登上高楼的人都会感慨历史兴衰,但谁能说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情怀孰先孰后呢?这里暗用了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典故。

尾联"短棹秋风聊伫望,几行征雁正孤翩"以景作结。诗人站在秋风中凭栏远望,只见几行大雁孤独地飞过。这个画面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出诗人孤独怅惘的心境。

全诗由景入情,既有对壮丽山河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生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开阔,体现了登高望远时的典型情感:既为自然美景所震撼,又因时空的广阔而感到个人的渺小。诗中"云满地""水连天"的描写尤为精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