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篇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
辽水千年会忆归。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
霞堂云阁几重开。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月下分行似度云,
风前飏影疑回雪。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琴中作曲从来易,
鼓里传声有甚难。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霜毛忽控三神下,
玉羽俄看二客旋。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现代解析

这首《仙鹤篇》用飘逸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仙鹤自由翱翔的奇幻之旅,暗含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篇到"曾逐仙人游碧落") 以仙鹤的迁徙为线索,展现它穿越不同仙境:从浙江青田到河南缑山,从辽东辽水到昆仑丹丘。这些地名都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境,通过仙鹤的飞行轨迹,构建出一个瑰丽的神话世界。"千年会忆归"等句赋予仙鹤人性化的思念,暗示修行者虽追求超脱,仍难断尘缘。

第二层("迢迢碧落"到"朝朝常饮玉池澜") 具体描写仙鹤的仙界生活:穿过霞光云阁,寻找炼丹金灶,栖息白玉仙台。诗中用"九皋独唳"展现鹤鸣的清越,用"月下分行"描绘鹤群飞行的优美姿态,将鹤比作"度云""回雪",突出其轻盈飘逸。琴鼓的比喻暗示仙界音乐的美妙。

第三层(结尾部分) 通过对比强化主题:仙鹤能随箫声飞升(借用萧史弄玉的典故),而燕雀蜉蝣等凡俗生物永远无法理解这种境界。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仙鹤的千里飞行并非轻率,而是为了护送神仙前往蓬莱三山,彰显其神圣使命。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双关手法:表面写鹤,实则隐喻修道者。鹤的飞行象征修行历程,仙界代表理想境界。 2. 动态画面感:连续使用"乘""去""逐""游""飞"等动词,让仙鹤的飞行具有电影般的流动美。 3. 对比艺术:仙鹤与燕雀、永恒与短暂的对比,突出超凡脱俗的主题。

普通人也能感受到诗中传递的: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人类渴望突破现实束缚的永恒梦想。就像现代人仰望星空时对宇宙的遐想,诗人通过仙鹤展现了对精神飞翔的浪漫想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