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

西楼一曲旧笙歌,千古当楼面翠峨。
花发残香径雨,月生月落洞庭波。
地雄鼓角秋声壮,天迥阑干夕照多。
四百年来逢妙手,要看风物似元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西楼的沧桑与壮美,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写西楼虽已陈旧,但依然能听到往日的笙歌,楼前翠绿的山峦千年不变。这里用"旧笙歌"暗示曾经的繁华,而"千古"二字突出了自然景观的永恒。

中间四句用四个意象勾勒出西楼周边的景色:雨后小径的落花残香、洞庭湖上随月升月落的波涛、秋天雄壮的鼓角声、夕阳下绵延的栏杆。这些画面既有细腻的感官体验(花香、波光),又有宏大的空间感(鼓角声、夕照),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四百年来终于遇到懂这座楼的知音(妙手),要让这里的风景重现唐代元和年间的盛况。这里透露出对往昔辉煌的追念,也表达了重现美好的愿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时空交错感——古老的建筑、永恒的自然、消逝的繁华与当下的相遇,都在西楼这个载体上重叠。诗人用具体可感的景物(雨、月、鼓角、夕阳)让抽象的历史沧桑变得生动可触,让读者仿佛能看到、听到、闻到那个时空的气息。

耿镃

耿镃,字德基,一名元鼎,字时举(《昆山杂咏》卷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间太学生(《中吴纪闻》卷六)。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