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竹轩

亭亭华构倚晴空,松竹溪山罨画中。
翠凤羽毛低夜月,苍龙鳞甲动秋风。
三公梦入瑶台远,六逸吟联绮席同。
笑我同乡须一过,倚窗坐对烛花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被松竹环绕的雅致轩阁,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文人雅趣,展现出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画卷。

前两句写轩阁矗立在晴朗天空下,松竹与溪山相互映衬,像一幅水墨画般优美。"翠凤羽毛"和"苍龙鳞甲"用比喻手法,将月光下的竹叶比作凤凰羽毛,秋风中的松树皮比作龙鳞,赋予植物灵动的生命力。

后四句转入文人雅集场景。"三公"指高官,"六逸"指六位隐士,暗示这里既是达官显贵向往的仙境,也是文人雅士聚会吟诗的场所。最后两句以亲切的口吻邀请同乡来此,在烛光映照下临窗对坐,充满温馨的烟火气。

全诗巧妙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松竹的坚韧品格与文人高洁情操相呼应,既有超脱尘世的意境,又不失人间温情。比喻新颖生动,语言清丽流畅,展现出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