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溪吟
舟溪群山俱有情,禺昂环列如逢迎。
东出双秀高冲天,推先两峰当我前。
二水南来炯相顾,合流于西疑欲住。
成此溪山一段情,中有一园十亩平。
著我翛然数间屋,绕屋但栽竹与菊。
扶杖行舒景物娱,开卷坐对圣贤读。
嗟余藐焉天地间,居然分得此清闲。
毋馁浩然有以老,也应不负尔溪山。
东出双秀高冲天,推先两峰当我前。
二水南来炯相顾,合流于西疑欲住。
成此溪山一段情,中有一园十亩平。
著我翛然数间屋,绕屋但栽竹与菊。
扶杖行舒景物娱,开卷坐对圣贤读。
嗟余藐焉天地间,居然分得此清闲。
毋馁浩然有以老,也应不负尔溪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四句用拟人手法写群山环绕着小溪,仿佛热情地迎接主人。东边两座高耸的山峰像卫士一样矗立,南边两条溪流交汇后在西边徘徊,似乎舍不得离开。山水相依的布局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中间部分聚焦于十亩平地上的生活:几间简朴的房屋周围种满竹子和菊花,主人时而拄杖漫步赏景,时而静坐读书。这里竹子象征坚韧,菊花代表高洁,与圣贤书共同构成了精神世界的三重滋养。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在浩瀚天地间能拥有这片清闲之地实属难得。他提醒自己要保持豁达的心态安度晚年,才不辜负这片山水的馈赠。这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如何平衡物质与精神需求仍有启发。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水墨画,既有"远山含笑,溪水留情"的生动景致,又展现了"竹菊为伴,诗书自娱"的淡泊心境,传递出中国文人向往的"天人合一"生活理念。
徐侨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