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渔夫回忆过去江上生活的场景,用雨声勾起了往事的回忆。
前两句是回忆:诗人曾经在江上有一条渔船,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浪花拍打船帮的声音。这里"著"是置办的意思,"拍船舷"就是浪花打在船边上,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回到现实:现在诗人听到窗外的风雨声,感觉就像当年睡在船篷底下一样。这里"蓬底眠"是指在渔船篷子下面睡觉,用得很生动。
整首诗妙在: 1. 用声音串联过去和现在,雨声和浪声很像,自然勾起回忆 2. 对比手法:现在的听雨 vs 当年的听浪,现在的床 vs 当年的船篷 3. 短短四句就写出了对自由渔家生活的怀念,还有岁月流逝的淡淡感伤
就像我们现在听到某种声音,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某个场景一样,特别能引起共鸣。诗人把这种体验写得既简单又深刻,让人读着读着仿佛也能听到那江上的浪声。
苏钦
苏钦,字伯臣,一字伯承(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二九),仙游(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惠州录事参军。历知闽清、闽县、新建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擢知巴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二十八年,知阆州,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卒于官。有《两汉提要》十卷(《仙游县志》卷三三),已佚。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八。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