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翠岩六首

愿闻海潮音,几烦檀越请。
有物还有机,无心即无境。
何当雪衲身,重现水月影。
高卧与世疏,孤坐共夜永。
时时挂西窗,溪光照霜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远离尘世、静心悟道的生活状态,充满禅意和自然之美。

前四句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渴求——"海潮音"象征佛法教诲,"檀越"指供养僧人的信徒。诗人说修行既要观察外物("有物")也要洞察内在("有机"),只有放下执念("无心")才能超脱世俗纷扰("无境")。

中间四句用三个鲜明意象勾勒出修行生活:像"雪衲"(白色僧衣)般纯净,如"水月"般空明,在"高卧"与"孤坐"中与长夜为伴。这些画面传递出清寂淡泊的修行境界。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溪水反光时时映照在僧房的西窗上,月光般的清辉笼罩着修行者光亮的头顶("霜顶"指白发或光头)。这个镜头把自然景色与修行者融为一体,展现物我两忘的禅悦。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修行体验,化作"雪衲""水月""溪光"等可感的自然意象,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到那种远离喧嚣、明心见性的精神世界。语言干净如洗,意境却余韵悠长,就像诗中的溪光月影,清淡中透着永恒的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