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笛倦长吹
铁笛倦长吹,虚空剑寒倚。
俯仰阴晴天,泰山不可视。
荡浆归白云,回省沧波里。
人生无百年,世事已如此。
既与荣辱同,兴废乃相惟。
春风从何来,纷纷竞桃李。
至士本无心,误为诗所使。
纵步夕照间,养性在芳芷。
天涯一夜杜鹃愁,万里行人度湘水。
俯仰阴晴天,泰山不可视。
荡浆归白云,回省沧波里。
人生无百年,世事已如此。
既与荣辱同,兴废乃相惟。
春风从何来,纷纷竞桃李。
至士本无心,误为诗所使。
纵步夕照间,养性在芳芷。
天涯一夜杜鹃愁,万里行人度湘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透世事的隐士形象,通过铁笛、寒剑、白云等意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开篇"铁笛吹累了,寒剑斜倚空中"勾勒出一个孤独侠客的形象,暗示主人公已厌倦江湖纷争。"抬头看阴晴变幻,连泰山都看不见"既写天气阴沉,也暗喻世事难料,连泰山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能被遮蔽。
中间部分直抒胸臆:人生不过百年,世事变迁无常,荣辱兴衰本就相伴相生。春风中争艳的桃李,暗指世间追名逐利之徒。而真正的智者本无欲无求,却因写诗抒怀反被文字所累——这是对文人处境的巧妙自嘲。
结尾处主人公漫步夕阳,在香草间修养心性。突然笔锋一转,用杜鹃啼血、行人渡湘的凄美画面收束,既点出漂泊之苦,又以"天涯""万里"的广阔空间感,将个人感悟升华为普世的人生慨叹。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看透却不说破"的智慧:既明白世事如棋,又保持诗意栖居;既超然物外,又对人间苦难心存悲悯。这种复杂而真实的人生态度,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释斯植
释斯植,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