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磬石

一雙钟磬本天成,垂在云中左右屏。
平地望来分大小,上方敲处震雷霆。
名从得后声还异,景欲彰时物自灵。
几度夜深催月落,满林妖怪立泉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天然形成的钟磬石,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它的神奇魅力。

开头两句说这块石头像一对天然的钟磬,悬挂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左右山壁就像屏风一样衬托着它。这里用"天成"强调它的自然神奇,用"云中"营造出仙气飘飘的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现石头的特点:从平地仰望能看到大小不同的形态,在山上敲击时会发出雷霆般的巨响。它因为独特的形状而得名,当人们想彰显它的奇特时,石头本身似乎也显露出灵性。这里用"震雷霆"的夸张手法表现声音的震撼,用"物自灵"赋予石头生命力。

最后两句转入夜景:夜深时分,钟磬石的声音仿佛能催着月亮落下,月光下树林里的怪石像妖怪一样立在泉水边。这个画面既神秘又带着一丝惊悚,用"妖怪"的比喻让静态的石头活了起来。

全诗通过声音(雷霆、催月)、形态(大小、妖怪)、灵气等多角度,把一块普通石头写得有声有色,充满奇幻色彩。诗人把自然景物人格化,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

黄非熊

黄非熊,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自号南溪处士。仁宗庆历间读书三岛村,得方广岩之胜,作十咏传于世。事见明万历《福州府志》卷五。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