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萤火有作呈桂翁阁老(时自韶判入典太常)
萤火无远照,永夜徒依依。
中天启明烛,四际光有馀。
往念析腰吏,冥行东海隅。
戎服事远徼,岁宴恒未归。
铅剑无百鍊,蛮丑期一挥。
移山与塞海,不量气力微。
中道多险艰,谗巧变是非。
危阱几不免,微劳况足书。
适忝际良会,君子瞻羽仪。
虞庭重制作,简在夷与夔。
寅直操其柄,奔走存职司。
职司虽未融,华要焉敢希。
所愿依未光,昏晦赖指迷。
出门辞颠踬,皇途清且夷。
中天启明烛,四际光有馀。
往念析腰吏,冥行东海隅。
戎服事远徼,岁宴恒未归。
铅剑无百鍊,蛮丑期一挥。
移山与塞海,不量气力微。
中道多险艰,谗巧变是非。
危阱几不免,微劳况足书。
适忝际良会,君子瞻羽仪。
虞庭重制作,简在夷与夔。
寅直操其柄,奔走存职司。
职司虽未融,华要焉敢希。
所愿依未光,昏晦赖指迷。
出门辞颠踬,皇途清且夷。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萤火虫为引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职场奋斗中的心路历程,既表达了谦卑自省的态度,也暗含对伯乐知遇的感激。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四句)用萤火虫比喻自己能力有限,而"中天明烛"暗指朝廷中的贤臣(桂翁阁老)如同照亮夜空的火炬。这里用萤火与明烛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小人物的渺小与大人物的光芒。
中间部分("往念析腰吏"到"微劳况足书")像一段职场回忆录:诗人自述曾像夜间摸黑赶路的小吏,穿着军装去偏远地区工作,像未炼成的钝剑却想建功立业,甚至有过"移山填海"的雄心。但现实中遭遇谗言陷害,差点掉入陷阱,最终明白自己的微小贡献根本不值一提。这些比喻非常接地气,把职场新人的莽撞、挫折感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部分("适忝际良会"到结尾)是转折点:遇到贵人提携后,诗人把自己比作依靠火炬指引的夜行者。他表示虽然职位不高,但甘愿做好本职工作,只求在贤明领导下少走弯路。最后两句"出门辞颠踬,皇途清且夷"堪称职场生存智慧——跟对领导,前路自然平坦。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萤火虫、夜行、钝剑等日常比喻讲大道理;二是真实再现了职场菜鸟到成熟员工的成长过程;三是把对上司的感谢表达得既真诚又不卑不亢。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职场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