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忆家山似画,寒食后、丽人行。
并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细语闲评。
纵横竹炉茶碗,也当他、斗酒听啼莺。
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
泠泠。
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
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
丁宁。
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
弹到秋江一曲,为谁红泪飘零?
并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细语闲评。
纵横竹炉茶碗,也当他、斗酒听啼莺。
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
泠泠。
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
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
丁宁。
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
弹到秋江一曲,为谁红泪飘零?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游子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情回忆,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浪漫气息。
上片开篇就用"家山似画"勾起回忆,寒食节后的春日里,丽人们结伴出游。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当时的场景:船缆系在垂柳上,姑娘们撩起帘子、放下团扇,轻声细语地谈笑。就连煮茶的竹炉和茶碗,在他听来都像在欣赏黄莺啼鸣。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记忆中那个美好的春日。
下片转入对往事的追忆。"泠泠"二字既形容泉水声,也暗示时光流逝。词人醉梦中仿佛又回到当年,与心爱的佳人相拥。他特别记得那位才情出众的女子:挥动白练长裙,在乌丝琴上弹奏。最后几句尤为动人,写月下弹奏秦筝的场景,琴声伴着清露,弹到动情处,不知为谁落下红泪。这个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全词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意象,将回忆与现实交织,既有对往昔欢乐的怀念,也暗含物是人非的感伤。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欲说还休的深情,以及用音乐表达情感的含蓄方式。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