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唐询华亭十咏 其六 陆瑁养鱼池

华亭郭西偏,云是陆瑁居。
宅墓了不存,况此池中鱼。
纤鳞依藻荇,采取无复馀。
皇风反淳古,数罟或可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亭地区一处荒废的鱼池,借古讽今地表达了对淳朴古风的怀念。

开头点明地点——华亭城西边,传说这里是三国名士陆瑁的故居。但如今连宅院坟墓都找不到了,更别提当年池中养的那些鱼。诗人用"了不存"三个字,突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中间四句像特写镜头:现在池里只剩些小鱼躲在稀疏的水草间,连可捕捞的鱼都没有了。这里暗含对比——昔日丰饶的鱼池,如今萧条冷落。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要是社会风气能回归淳朴,或许捕鱼的细网(暗指严苛政令)就可以撤除了。诗人表面写鱼池,实则借古讽今,委婉批评当时社会过于严苛的制度,表达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一个小鱼池的今昔对比,把怀古之情和社会批判自然融合,让人在平淡的景物描写中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