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己春闱谢戴醇士前辈画竹
余少沦践贫,学书等画漫。
中岁愉太仓,误为金紫绊。
文字虽所攻,浅尝不能半。
迩来又十年,抛弃如土炭。
岂谓选佛场,谬来事襄赞!列仙盛瀛洲,腰鱼何璀璨!禁院扃重帐,沉沉窅挂观。
键户无一营,驰笺斗豪翰。
蘸蓝扫秋叶,斯须复堆案。
众雏亦好事,奔命极雨汗。
戴嵩圣云孙,三绝天所叹。
干谒填其庐,铁门说三换。
朅来困棘闱,逢人匄脱腕。
为余写新竹,风筠兀缭乱。
呵壁呼者可,笙采何足算!我虽不解画,嗜古颇知岸。
但得琴中趣,何必工抑按。
为报青玕玕,微诗庶一粲。
中岁愉太仓,误为金紫绊。
文字虽所攻,浅尝不能半。
迩来又十年,抛弃如土炭。
岂谓选佛场,谬来事襄赞!列仙盛瀛洲,腰鱼何璀璨!禁院扃重帐,沉沉窅挂观。
键户无一营,驰笺斗豪翰。
蘸蓝扫秋叶,斯须复堆案。
众雏亦好事,奔命极雨汗。
戴嵩圣云孙,三绝天所叹。
干谒填其庐,铁门说三换。
朅来困棘闱,逢人匄脱腕。
为余写新竹,风筠兀缭乱。
呵壁呼者可,笙采何足算!我虽不解画,嗜古颇知岸。
但得琴中趣,何必工抑按。
为报青玕玕,微诗庶一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曾国藩写给前辈戴醇士的感谢诗,主要围绕三个层次展开:
1. 自谦求学经历(前16句) 诗人用大白话回顾自己人生:年轻时穷苦,学书法像鬼画符;中年做官后,被公务缠身荒废了学问。虽然喜欢文学,但只是浅尝辄止。最近十年更是把学问丢得像垃圾。没想到现在竟混到科举考场当考官,看着其他考官像神仙一样风光,自己却整天关在考场批改试卷,和同事们比赛写评语,累得汗流浃背。
2. 赞美戴前辈画技(中间10句) 重点夸戴醇士(戴嵩后代)是"三绝"才子(诗书画),求画的人踏破门槛。在考场偶遇时,戴前辈不顾疲劳为诗人画竹。画出的竹子潇洒不羁,诗人激动得对着墙壁叫好,觉得这画比音乐还动人。
3. 表达艺术感悟(最后6句) 诗人自嘲不懂画,但懂得欣赏。用"听音乐不必会弹琴"作比喻,说明欣赏艺术重在感受意境。最后幽默地说:我这首打油诗,就当给青翠竹画的回礼,希望能博您一笑。
全诗亮点: - 用"批卷子累成狗""画值千金"等生活化比喻 - 自黑式幽默(说自己学问像垃圾) - 把严肃的感谢信写成朋友间的调侃 - 用"听歌不必会唱歌"比喻艺术欣赏的真谛
核心情感:通过自我调侃和真诚赞美,展现文人之间"你懂我画,我懂你心"的君子之交。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