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岩

篮舆屈曲上中岩,峻壁危峰面面山。
心月亭前何世界,不知天上与人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轿子游览中岩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前两句写景:坐着弯曲的竹轿慢慢爬上中岩山,四周都是陡峭的岩壁和高耸的山峰。这里用"屈曲"形容山路蜿蜒,"面面山"强调群山环绕的壮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后两句抒情:当来到心月亭前,眼前的景色美得让人恍惚,分不清这里是仙境还是人间。"何世界"的疑问和"不知"的感叹,生动表达了作者被美景震撼、忘却世俗烦恼的陶醉状态。心月亭这个名字也很有意境,既指地点,又暗喻心境如明月般澄澈。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登山过程中的空间转换(山路-山景-亭台),自然过渡到心灵感悟,把普通游记升华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最妙的是最后那个疑问,既赞美了中岩山如仙境般的美,又透露出作者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