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

一千八百隋家路,两岸青青入帝都。
可惜翠华南渡后,旧时杨柳一株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汴河)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写汴河曾经的繁华景象:这条长达一千八百里的运河是隋朝修建的,两岸绿树成荫,直通当时的都城。这里用"青青"二字生动描绘出当年运河两岸的生机勃勃。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现在的衰败:可惜自从宋朝皇室南迁后,当年那些杨柳树一棵都不剩了。"翠华南渡"指的是宋朝皇室逃往南方,"一株无"三个字简洁有力,突出了今昔巨变。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一条运河和两岸杨柳的变化,以小见大地展现了朝代更替、盛衰无常的历史规律。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杨柳的存亡中自己体会历史的沧桑感,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更有感染力。

林曾

林曾,字伯元,号梅屿,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浩然斋雅谈》卷中)。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