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空床坐对一灯青,手击蒲团醉欲醒。
夜半竹风如雨过,起看明月步中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独坐沉思的场景,读起来像一幅安静的动态画。

第一句"空床坐对一灯青"就像电影开场:一个人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面对着一盏泛着青光的油灯。这个画面立刻营造出孤独、清冷的氛围。"青灯"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修行或苦读的场景,暗示主人公可能心事重重。

第二句"手击蒲团醉欲醒"很生动:主人公拍打着蒲团(坐垫),像是喝醉了又快要清醒的状态。这里的"醉"不一定指真的喝酒,更像是形容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介于迷糊和清醒之间。

最精彩的是第三句"夜半竹风如雨过":半夜时分,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就像下雨一样沙沙作响。这个比喻特别传神,把无形的风变成了可以听见的"雨声",让读者仿佛也听到了那阵风吹竹林的声响。

最后一句"起看明月步中庭"是整首诗的升华:主人公起身走到院子里,抬头看见皎洁的明月。这个动作从室内到室外的转变,暗示着主人公的心境也从沉思转为开阔。明月在中庭(院子)上空的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整首诗用简单的四个画面,就完整展现了一个人从孤独沉思到豁然开朗的心理过程。最妙的是它用声音(竹风如雨)、动作(起看、步中庭)和光影(一灯青、明月)这些具体可感的元素,让抽象的秋夜情思变得生动可触。读完后,我们仿佛也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那个由郁结到释怀的秋夜。

贡奎

贡奎(1269—1329),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文宗天历二年,年六十一岁,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