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这首诗是嘲讽秦观的诗风。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柔弱纤丽,修辞精巧,元好问称是“女郎诗”,露讥讽之意。这表明元好问崇尚的是象韩愈那样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
但是元好问的这种倾向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过于绝对化,文学艺术可以也应当有多元的审美风格。刚健雄浑固然可贵,婉约秀丽也有娱人之美。在诗歌风格上,应当允许审美主体各有其好。不过作为生长在北方,仕于金王朝的诗人元好问来说,倾心于诗歌的雄浑苍茫之美,是十分自然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对诗歌风格的犀利点评,用生动的比喻批评了柔媚纤弱的文风。
前两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娇柔的画面:带露的芍药像含泪的少女,无力的蔷薇像病弱的美人斜倚枝头。这种描写虽然精致,但显得过于阴柔。
后两句突然转折,说只要拿出韩愈(退之)《山石》中雄浑有力的诗句作对比,就能看出前面那种描写简直是"女郎诗"——就像小姑娘写的矫情文字。这里"渠"指代前两句描写,"女郎诗"是讽刺这种缺乏骨力的风格。
全诗通过强烈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雄健诗风的推崇。就像今天我们说"真男人就该怎样",诗人认为好诗应该像韩愈那样有阳刚之气,而不是整天写些花花草草的小情调。这种提倡刚健文风的观点,对当时柔靡的诗坛风气是有力的针砭。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