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山

寻彻灵潭第五源,旋攀萝茑至山巅。
寒声昔谓来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
峭壁无时长蔽日,重岩不雨亦生烟。
临观已觉尘心尽,更欲凌云访列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五泄山、寻访第五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奇景对心灵的震撼。

前两句写登山过程:作者一路探寻第五潭的源头,抓着藤蔓攀到山顶。用"旋攀"二字生动表现出登山的不易,让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手脚并用的样子。

中间四句是山顶所见:过去听说寒潭之声仿佛来自天上,现在亲眼看到巨大山谷就在眼前;陡峭山壁常年遮住阳光,厚重岩石即使不下雨也缭绕着雾气。这里用"昔谓"和"今知"的对比,突出亲眼所见的震撼;"无时""不雨"的强调手法,写出山间永恒的神秘氛围。

最后两句抒发感受:站在山顶时,世俗杂念已完全消散,甚至想乘云飞去寻找神仙。这种从"尘心尽"到"访列仙"的递进,把自然美景带来的超脱感推向极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飘飘欲仙的心境。

全诗就像一部迷你纪录片:先拍登山过程,再给壮丽山景几个特写镜头,最后记录心灵受到洗礼的瞬间。最妙的是"寒声""巨壑"等描写,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让普通山水有了仙气。

唐询

(1005—1064)宋杭州钱塘人,字彦猷。唐肃子。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天圣中赐进士及第。以吴育荐为御史,后育以宰相贾昌朝与询有亲嫌言为罢御史,遂附昌朝而排抵育。历知归、庐、湖、苏、杭、青等州及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判官。英宗朝勾当三班院,判太常,进给事中。好收藏名砚,著有《砚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