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乡村的黄昏美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写诗人站在绿意盎然的郊外久久凝望,夕阳的余晖洒在河流与原野上,映照着古老的亭台。这里用"凝望久徘徊"表现出诗人被美景吸引、驻足不前的状态。
中间四句通过多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乡村傍晚的景致:江面上晚风送来悠扬的笛声,田埂边的梅花带来春天的讯息,村落间炊烟袅袅,雨后天晴的山峰青翠欲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田园画卷。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俏皮的笔调:诗人调侃说如果不是像罗敷那样的美女就不要回头张望了,因为城里的官员(五马使君)马上就要来了。这个结尾给全诗增添了一丝幽默和生活气息,让整首诗在优美之余更显生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刻画,又暗含对闲适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后还巧妙地融入了人情世故的趣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林概
字端甫,福清人,高之子也。景祐进士,试礼部第一,以秘书省校书郎知长兴县。后官至集贤校理,卒。所著有史论百篇,《辨国语》四十篇。子旦。旦,字次中,嘉祐进士。熙宁中,由著作佐郎,历监察御史里行,甫五月,以论李定事罢。久之,乃起签书淮南判官。元祐初,复拜殿中侍御史,甫莅职,即疏论:蔡确、章惇既去,其余党常怀丑正恶直之心,愿留宸虑,以折邪谋”。又论“吕惠卿、邓绾虽贬斥,未足尽其罪,乞投散地,以谢天下。”旦在台,多所弹纠,悉协公论。出为淮南转运使。子肤,亦有名,坐元符上书,陷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