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梦微房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
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清静自在的修行生活,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传递出禅意。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东海太阳还没升起,城里大路已经挤满忙碌的行人。这里暗指世俗生活的奔波,反衬出僧人超脱尘世的境界。

中间四句聚焦僧人的日常生活:他安闲打坐,连青苔都悄悄爬进门缝;雨后花瓣悠然飘落,风吹古树发出自然的声响。这些画面没有刻意修饰,却透出宁静的禅趣——僧人不需要刻意追求什么,只是顺应自然,连苔藓、落花、风声都成了修行的伙伴。

最后两句提到天台山(佛教圣地),说这里常有佛法宣讲,但石壁上还缺着题名。可以理解为:佛法无处不在,但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执着于留名显达,就像这位僧人一样,在平凡中体悟大道。

全诗用白描手法,把"闲坐""苔藓""花落""风声"这些寻常事物写得充满禅机,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修行不在轰轰烈烈,而在日常生活的细碎点滴中。

修睦

(?—918)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