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漫步山野、亲近自然的闲适场景,传递出心灵获得宁静的愉悦感。
前两句写景:诗人踩着石头穿过云雾,野外的兴致越来越浓;靠近山崖边,看到一丛丛细嫩的菖蒲草(昌歜)。这里用"踏石穿云"的动感画面,表现出探索自然的自由感,而"绿纤纤"的植物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山间清新的生命力。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自己最近找到了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可能指隐居或参悟),采了满满一篮子花草还觉得不够满足。这里的"湘篮"让人联想到竹篮,而"意未厌"三个字特别生动,就像现代人拍照停不下来一样,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贪恋。
全诗妙在把简单的采药(或采野菜)活动写得充满诗意,通过"穿云""安心""未厌"这些词,把山水之乐提升到精神享受的层次。就像现代人喜欢徒步旅行时,既享受身体运动的畅快,又获得心灵放松的体验。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