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步入晚年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用简单的自然意象传递出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讲的是:白发渐渐增多,闲暇时光却越来越少;站在高高的阶梯上往下看,感到有些危险。这里用"衰鬓"暗示年纪大了,"丹梯"可能是比喻人生的高处或晚年阶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老年生活的些许不安。
后两句"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用了两个生动的自然画面:松树的根须紧紧抓着岩石生长,鹤鸟不会为了亲近人类而放低姿态。这两个意象其实是在说做人要有骨气——要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即使环境艰难也要挺拔生长;要像鹤一样保持自己的高贵品格,不为了讨好他人而卑躬屈膝。
整首诗用生活中常见的松树、鹤鸟等意象,表达了人到晚年依然要保持独立人格和坚韧精神的思想。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又展现出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读来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淡泊却又坚定向上的力量。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