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黄鹄一远别诗

霜风秋月映楼明,寡鹤偏栖中夜惊。
月下徘徊顾别影,风前凄断送离声。
离声一去断还续,别响时来疏复促。
聊看远客赠绫纹,弥怨闲宵雅琴曲。
恒思昔日稻粱恩,理翮整翰上君轩。
独舞轻飞向吴市,孤鸣清唳出雷门。
王子吹笙忽相值,自觉飘飘云里驶。
一举千里未能归,惟有田饶解深意(○《类聚》九十。《诗纪》百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鹤在秋夜里的离愁别绪,通过鹤的视角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往日恩情的怀念。

前四句用秋霜、冷风、明月营造出凄凉的夜晚,一只失去伴侣的鹤在半夜惊醒。它在月光下徘徊,看着自己孤独的影子,在风中发出悲伤的鸣叫,仿佛在送别离去的伙伴。

接下来四句写鹤鸣声断断续续,时远时近。诗人看到远方客人赠送的绫罗绸缎,却在安静的夜晚更觉琴声哀怨,暗示物质馈赠无法抚慰内心的孤独。

后八句转入回忆:鹤想起过去主人喂养的恩情,整理羽毛想要飞回主人身边。它独自飞舞来到吴地集市,在雷门(古代城门名)外发出清亮的鸣叫。这里用"王子吹笙"的典故(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形容鹤听到仙乐般的笙声,感觉自己像在云中飞翔。但即便能飞千里也无法归去,只有田饶(典故人物,喻指知音)能理解它内心的苦闷。

全诗以孤鹤自喻,通过鹤的夜惊、徘徊、鸣叫、回忆、飞翔等一系列动作,婉转表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思念和知音难觅的惆怅。诗中"霜风"、"寡鹤"、"孤鸣"等意象反复强化孤独感,而"稻粱恩"、"君轩"等词语则暗含对旧主的眷恋,整体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