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红毛城①

高筑坚城自昔时,登临远眺快襟期。
潮声暗逐风声急,雁影还随日影迟⑴。
鹿耳浮沉天以外,鲲身隐现水之湄。
于今休问当年事,总为王朝壮帝基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红毛城远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感慨,展现了壮阔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高筑坚城自昔时,登临远眺快襟期"直接点明主题:这座坚固的城池自古就矗立在此,登高望远让人心胸开阔。这里既交代了地点,又表达了登高时的畅快心情。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勾勒出壮观的画面:"潮声暗逐风声急"写海潮声随风声急促而来;"雁影还随日影迟"描绘大雁的影子在夕阳中缓缓移动。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对比,形成强烈的画面感。"鹿耳浮沉天以外,鲲身隐现水之湄"继续拓展视野,远处的鹿耳门在天地交界处若隐若现,传说中的巨鱼"鲲"似乎就在水边出没。这些意象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展现出海天相接的壮阔景象。

尾联"于今休问当年事,总为王朝壮帝基"转入历史感慨:不必再追问过去的往事,这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王朝的基业。这里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淡然态度,也暗含对这座城池历史作用的肯定。

全诗从登高所见入手,由近及远展开画卷,最后落笔于历史沉思,层次分明。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感悟融为一体,既有壮丽的画面,又有深沉的思考,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诗中"潮声"与"风声"、"雁影"与"日影"的对应,以及"鹿耳"与"鲲身"的传说意象,都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