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中夜景,充满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白云捲尽千峰外,清逼山人懒下台"用动态的画面开场:白云散尽后,群峰显露,清冷的空气让隐居者(山人)都懒得从高台下来。这里"懒"字用得巧妙,不是真的懒惰,而是表达隐居者享受这份清静,不愿打破此刻的意境。
后两句"擎汉碧梧疏影月,夜深留照鹤飞回"将视线转向细节:高大的梧桐树仿佛托举着银河,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投下斑驳影子。夜深时分,这月光特意为晚归的仙鹤留着照明。诗人用"留照"这个拟人化的描写,让月光有了人情味,也暗示隐居者与鹤为伴的高洁生活。
全诗通过云、山、月、鹤等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感:隐居者不打扰自然,自然也在默默关照隐居者的生活。这种相互映衬的关系,正是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