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其一 再用梅溪韵三首

断肠词句,让银鹦偷读。
一桁斜阳水边屋。
把镜中,春影弦上秋心,都付与、小字回文诗幅。
紫房春梦醒,脆管清筝,谱出江南懊侬曲。
庭院悄无人,惊蝶翩翩,又飞上、搔头红玉。
但记取仙城路休迷,怕前度桃花,妒侬香福。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细腻情感,用日常景物和动作来隐喻内心的孤独与愁绪。

上片(前半部分):
- 开头用"断肠词句"点出忧伤基调,说连鹦鹉都在偷读这些伤感的诗句,暗示女子常独自写愁。
- "斜阳水边屋"勾勒出黄昏时分的静谧场景,她的房子临水而建,更显孤寂。
- 女子对镜自照("镜中春影"),又拨弄琴弦("弦上秋心"),把青春易逝的感慨都写进回文诗(一种能正反读的诗)里,说明她试图用文字排解寂寞。

下片(后半部分):
- "紫房春梦醒"写她从美梦中醒来,听到清脆的笛声和古筝,演奏的却是江南忧伤曲调。
- 庭院空无一人,只有蝴蝶停在她的红玉发簪上,这个细节生动表现出无人相伴的失落。
- 结尾她提醒自己别迷失在回忆里("仙城路休迷"),因为连桃花都会嫉妒她曾经的幸福,暗示过去的美好反而加深现在的痛苦。

全词亮点:
1. 用鹦鹉读诗、蝴蝶落簪等生活化画面表现孤独,比直接抒情更打动人
2. "斜阳""琴弦""回文诗"等意象串联,形成时光流逝的惆怅感
3. 结尾的"桃花妒福"构思巧妙,用拟人手法说连花都嫉妒她,反衬现实中的寂寥

本质上是在写:一个独居女子面对春光时的心理活动,她把无人倾诉的心事写成诗,在音乐和自然中寻找慰藉,却始终摆脱不了回忆带来的苦涩。这种细腻婉转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