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伯氏秋潭谋居

朝吴暮楚几时休,未必江湖有白鸥。
万事莫如归去好,一椽当为老来谋。
春天吟思行花径,夜月琴声坐竹楼。
但得馀龄无俯仰,曾公食粥亦风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语言朴实却充满人生智慧。

前两句用"早上在吴地,晚上到楚地"形容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江湖看似自由,其实未必真能像白鸥那样自在。这里用"白鸥"暗指理想中的自由生活,实际是反话,表达漂泊的疲惫。

中间四句是全诗核心:人这一生啊,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个归宿,盖间房子为养老做准备。想象着春天在开满花的小路上散步吟诗,夜晚在竹楼伴着月光弹琴——这些画面都在描绘安定生活的美好。

最后两句最动人:只要晚年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就算像曾公(可能指曾巩)那样喝粥度日,也能活出潇洒滋味。这里用历史名人喝粥的典故,说明物质简朴不重要,精神自在才珍贵。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邻家大叔在唠家常:年轻时到处闯荡累了,现在只想要个安稳窝,种种花、弹弹琴,粗茶淡饭也开心。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在快节奏社会里,谁不向往这样简单却充实的日子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