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仲穆

吴仲穆公子哉,较纨裤儿殊格格,仆犹记斯文辈流,尽情推许,恸今日盖棺论定,泣涕为位以祭也,信家学源远,迈厥前尘,埋骨遽青山,壮志未伸天地老;
荣孟枚满族耳,讲排革者正纷纷,君独宏大同思想,与我周旋,冀他时政党史成,淋漓走笔而书之,曰种界沟通,基此一点,惊心当白祸,少年不寿国民雌。

现代解析

这首挽诗用对比手法,深情悼念了一位思想进步的年轻革命者吴仲穆。全诗通过三组鲜明对比,展现了逝者的可贵品质。

第一组对比写吴仲穆虽是富家子弟,却与那些纨绔子弟截然不同。诗人回忆当年文人圈子里,大家都真心推崇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今他英年早逝,虽然家学渊源超越前人,却壮志未酬,只能长眠青山。

第二组对比聚焦时代背景。当时排满革命思潮盛行,但吴仲穆却能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坚持"天下大同"的理想。诗人特别感动于逝者生前与自己真诚交往,期待将来史书记载这段友谊时,能突显他打破民族隔阂的进步思想。

第三组对比最令人痛心。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白祸"指白人侵略),正是需要热血青年之时,吴仲穆却不幸早逝,这让诗人深感国家失去栋梁之痛。最后"国民雌"的比喻,形象表达了失去青年才俊后民族精神可能萎靡的担忧。

全诗语言质朴但情感深沉,通过个人命运折射时代风云,既赞美逝者超越阶级和民族局限的胸怀,又痛惜革命事业失去英才,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