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三十年1850秋八月在台湾府署评石头记成作七律三章志喜① 其三

心血于焉用斗量,笔花生彩墨花香。
独燃一炬成秦火,横扫浮云见太阳。
著论不随无鬼没,问年原比鍊都长。
老身杯酒同诗祭,事业欣欣托渺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台湾府衙评点完《红楼梦》后写的,字里行间充满成就感与豪情。

前两句"心血于焉用斗量,笔花生彩墨花香"用夸张手法说:我评点《红楼梦》投入的心血多得能用斗来量,写下的文字像笔尖开花,连墨汁都散发着香气。这里把枯燥的评书工作写得浪漫动人。

三四句"独燃一炬成秦火,横扫浮云见太阳"最精彩。作者自比举着火把的勇士("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说要像大火烧尽浮云那样,驱散对《红楼梦》的误解,让真理如太阳般显现。这种以一人之力挑战世俗偏见的勇气很打动人。

五六句"著论不随无鬼没,问年原比鍊都长"表明立场:我的评论不会像鬼魅般消失,而是比炼金的丹炉更持久。这是对自身学术价值的自信宣言。

最后两句"老身杯酒同诗祭,事业欣欣托渺茫"带着些感慨:我这个老人用酒和诗来庆祝,虽然事业前景渺茫,但内心充满喜悦。在豪迈中透露出淡淡的沧桑感,显得真实动人。

全诗把学术工作写得像英雄壮举,用"火把、太阳"等鲜明意象,把文学评论提升到追求真理的高度。既展现了学者的专业自信,又流露出完成巨著后的畅快,读来令人振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