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窗卧雪迟明元夕林茂之招饮天衢精舍

春来客梦渺无徵,老去眈诗苦不胜。
伏枕那知全夜雪,深林疑见万家灯。
地偏僧舍尘俱息,山近人烟气若蒸。
应喜青莲旧相识,还携尊酒过南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冬春之交的夜晚,独自在僧舍中感受雪景与灯火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暮年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写春天来了,但老人的生活依然没有太多变化,年纪大了写诗也力不从心。"客梦渺无徵"暗示人生理想未能实现,"苦不胜"透露出创作的不易。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老人卧病在床,整夜下雪都不知道,清晨看到被雪覆盖的深林,恍惚间以为是万家灯火。住在偏僻的寺庙里远离尘嚣,靠近山林能看到人间烟火气。这里用"疑见万家灯"的错觉,巧妙地将雪景与灯火联系起来,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最后两句写老友带着酒来探望的温暖。把朋友比作"青莲"(佛教中清净的象征),把拜访比作拜访高僧"南能",既符合僧舍的环境,又表达了真挚的友情。一个"喜"字,道出了老人见到老友的欣慰。

全诗通过雪夜、僧舍、老友等意象,将孤独与温暖、衰老与友情交织在一起,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最打动人的是老人独居的孤寂与友人到访的喜悦之间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晚年生活中简单却珍贵的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