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盆池荷花》描绘了一盆人工栽培的荷花,虽然生长环境受限,却依然努力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前两句写荷花的生存状态:它的根被束缚在小小的盆池里,却依然开出了茂盛的荷花。"束"字暗示了生存空间的局促,而"华敷"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
中间四句细腻刻画了荷花的姿态和色彩:纤细的花茎托着花朵在深院中挺立,微风吹过时花朵在窗前轻轻摇曳。荷叶像浸过水的薄纱般翠绿,荷花对着窗子仿佛害羞的少女微微脸红。诗人用拟人手法,把荷花写得娇羞可爱。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虽然人工培育的力量有限("化工"指人工造化),但这盆荷花还是结出了小小的莲蓬。这里既表达了遗憾——受限于环境不能完全绽放,又带着欣慰——即便条件不足也要完成生命的使命。
全诗通过"小中见大"的手法,用一盆荷花写出了所有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绽放的生命。我们能看到诗人对弱小生命的怜惜,更感受到一种"在局限中活出精彩"的人生智慧。就像现实中很多人虽然条件有限,但依然努力活出自己的价值。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