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河州述怀 其三

堂上白头亲九十,西行万里赴轮台。
人间此是生离别,何日金鸡遇赦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被贬到遥远边疆的官员,内心对家中高龄老母亲的牵挂和不舍。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冲击:九十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还在家中,自己却要奔赴万里之外的轮台(今新疆地区)。"堂上"和"西行"两个画面同时出现,让人感受到分离的痛苦。

后两句直接抒发感情:这样的分离可能就是永别,不知何时才能遇到大赦(古代皇帝有时会赦免被贬官员)回到家乡。"金鸡"指古代赦免时竖立的金鸡竿,这里代指赦免的机会。

全诗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
1. 用具体年龄"九十岁"突出母亲年迈,强化了不能尽孝的痛苦
2. "西行万里"的夸张距离,凸显贬谪之地的遥远荒凉
3. 最后一句的疑问语气,透露出对未来的绝望和渺茫

这种将个人政治遭遇与骨肉亲情结合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官员在仕途挫折时,最朴素的人伦之痛。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